發布時間:2021-05-24 人氣:0 來源:admin
--鄧雅俐會長在制品分會2013年會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大家好!橡膠制品分會上一任理事會歷時兩年,現已任滿,剛才,順利完成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制品分會新老理事會的換屆對接,這標志著制品分會的工作又有了一個新的開端,制品行業的發展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此,我代表總會,對上一任理事會及理事長、廣州世達密封實業公司楊文平董事長為協會所做的大量工作及貢獻表示感謝,對新一任理事會及理事長、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楊軍總經理對行業工作的擔當和責任表示誠摯的感謝。
一、橡膠制品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橡膠制品在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及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有著很廣泛的用途,在我國橡膠工業體系中,產品種類多,用途廣。我國橡膠制品行業,是指除輪胎、橡膠板管帶、橡膠靴鞋、乳膠制品、再生橡膠之外的所有橡膠產品總稱。
“十一五”期間,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橡膠工業年均增長率達到36%,成為了橡膠工業發展快的。特別是汽車工業及基礎建設項目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橡膠制品行業快速發展。 到2012年,有規模以上制品企業1417個,占橡膠工業的42%,工業產值1848億元,占橡膠工業的22%,從業人員為27.3萬人,占橡膠工業的28%,利稅總額176億元,占橡膠工業的23.8%。利潤總額118億元,占橡膠工業的23.%。
2012年橡膠制品業固定資產投資284億元,同比增長27.822%,占橡膠工業的27%;施工項目771個,同比增長0.78%,占橡膠工業的39.78。制品行業的投資增幅及施工項目都高于輪胎及管帶等行業。
2012年,由于經濟復蘇無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我國橡膠全行業增長率大幅下降,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都從過去的兩位數降為1位數。橡膠制品行業的生產增幅也放緩,主要經濟指標或同比下降,或呈1位數增長。 (協會統計制品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23%;銷售收入增長4.96%;
主要產品“O”型圈同比下降5.53%,
汽車減震制品同比增長6.32%。出口交貨值增長35.96%;
出口率(值)19.3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29個百分點。
出口汽車配件71.61億個,同比下降4.35%。實現利稅增加24.81%;
實現利潤增加19.71%,利潤率7.46%,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92個百分點。
庫存同比增加2.58%,環比增加14.45%。)
今年以來,經濟環境仍然錯綜復雜,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并存,經濟增長既有動力,也有下行壓力。從全行業來看,仍然是數量增長率為一位數,利潤增率為兩位數。 制品行業則不然,在經過了去年的大幅下降后,今年1-8月,行業經濟運行趨于穩定、向好。數量、效益均回復到兩位數的增長率 協會統計制品企業1-8月工業總產值115.68億元,同比增長23.92%;
實現銷售收入108.98億元,同比增長23.41%;
主要產品“O”型密封圈產量8.94億個,同比增長14.07%;
汽車減震制品產量17.06億個,同比增長33.84%。
出口交貨值29.99億元,同比增長26.33%;
出口率(值)25.92%,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0.50個百分點。
出口汽車配件48.93億個,同比增長30.87%。
實現利稅20.23億元,同比增長20.54%;
實現利潤10.52億元,同比增加31.25%, 利潤率9.65%,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58個百分點。
庫存16.72億元,同比增加12.06%。
統計52家會員,10家虧損,虧損額1518萬元。
二、面臨的形勢及發展
目前經濟仍然處于深度調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一直存在,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錯中復雜,不確定因素很多,這對我國橡膠工業經濟具有重大影響。 主要經濟體歐美看: 歐盟一是27國失業率出現2011年至今的下降;二是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連連續幾個月走高;三是歐元區8月份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由7月份終值50.3攀升至51.3,達26個月來的高水平,高于預期值50.8。歐元區8月份服務業PMI初值為51.0,高于預期值50.2以及前值49.8,創24個月來新高。歐元區8月份綜合PMI初值為51.7,同樣好于預期值50.9和前值50.5,創26個月來新高。
美國經濟增長仍然乏力。但得益于消費支出的保持穩定和企業投資的大幅增加,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 增長2.5%,增速高于之前估測的1.7%,也高于一季度的1.1%。 當然,這些經濟數據只是反彈至正值的區間,而不是大幅反彈至正的增長水平。但意味著,歐美可能已經停止了收縮,保持平穩。
我國經濟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經濟數據中,一季度GDP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在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的背景下,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上半年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層對中國經濟的“年中定調”。 面對復雜困難的局面,會議提出“穩定宏觀”、“放活微觀”、“托底民生”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提出底線思維,強調經濟政策要為保持基本的經濟增長筑底,不能讓經濟失速,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中央提出“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其“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就是防范通貨膨脹。為中國經濟明確了預定發展目標。 近期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綜合舉措的推出和落實,穩定了社會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指數顯著回升,三季度GDP增長7.8%。經濟走穩態勢進一步明確。PMI中的訂單、生產、購進價格、采購量、庫存、就業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回升。表明市場預期好轉,企業對發展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增強。
我國橡膠行業經濟
1.從全年來看,盡管我國橡膠行業仍然面臨要素成本上升,節能環保減排壓力很大。產品價格下降,產能結構性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等諸不利因素,但經濟運行有望在復雜環境中保持基本穩定,產銷有所增長可以預期。
2.出口不樂觀,外貿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挑戰。市場需求持續較為疲軟,貿易保護主義嚴重。我國輪胎、膠管膠帶、膠鞋等產品都遭遇了貿易壁壘或技術壁壘。
3.后幾個月,由于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和要素成本的上升,將繼續影響行業和企業利潤增長
三、調結構,轉方式,提升行業發展水平
首先要切實轉變發展理念。
“十一五”以來,我國橡膠制品行業在產品結構、技術進步、產品質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制品行業量的擴張大于質的提高。不少制品企業長期以來把主要精力和財力都集中在量的增長上,技術研發的軟硬件水平較低,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和應用上處在較低水平。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短缺,產品結構性過剩矛盾突出。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又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后,無論是歐債危機重回制造業的外部壓力,還是行業發展的內在規律,都需要我們首先轉變和提升理念。
第二,切實提高自主技術創新能力。 現在,大家都在談到我國的人口紅利、要素紅利減少,人力、原材料成本提高。我們依靠低成本和廉價勞動力的時代正在結束。一方面,我們的要素優勢在弱化,空間在縮小。另一方面,我們發展的技術瓶頸突現。制品行業的技術瓶頸,可以說就是研發能力不強。 像汽車橡膠制品,企業的研發能力,主要表現在與整機企業同步進行設計開發的能力,能為新車的開發工作進行同步的計算分析、產品設計、提出子系統和產品的技術要求和提供樣品,是一種積極、主動和緊密的同步配套能力。 我國減震制品、制動制品大都是按圖紙生產,自己開發產品的能力和子系統的匹配能力較差。此外,由于汽車橡膠制品發展的趨勢是高性能、多用途和多品種,因此就需要有特性各異、品種繁多的原材料。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需要整合創新資源,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主要解決新材料的開發和新產品開發相互脫節;工裝、檢測儀器開發與新產品開發相互脫節;模具開發與新產品開發不相適應三大問題,制品生產企業、機械設備企業、原材料生產企業和有關大學、科研機構等密切合作,瞄準主機產業發展趨勢,大力推動我國制品產業在新產品技術、新材料技術、新工藝技術、核心裝備技術、信息化控制技術等領域進行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要拓展思維,實現新人才戰略。近年來,許多企業在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和提高技術水平方面,積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同時,對過去一些習慣性引進人才的做法也可適當進行調整。可以收購海外企業,或在海外建立研發機構,或直接在國外整體收購研發團隊,由企業出資、出題,研發團隊在國外本土利用其信息、設備、市場、研發環境等優勢,為企業提供科研開發服務。 三是增加技術創新投入。近年了,一些企業對技術研發的投入有所增長,但與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中的比重達20%先進水平相比,相差甚遠。
第三,調整改造傳統機制品產業,上臺階,向高端化發展。 制品產業上臺階、高端化發展,主要是加快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的升級;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產業的綠色發展、高端發展。
一是調整產品結構,上臺階、高端化。橡膠制品產量都很大,產能過剩,但品種規格、質量水平還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堅決淘汰沒有競爭優勢或落后的產能,堅決不要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集中力量,調整結構,發展高性能、輕量化、多功能、節能、安全、長壽命、高附加值產品。
二是調整原材料結構,上臺階、高端化。要調整橡膠制品用原材料結構,目前要重視異戊橡膠、杜仲橡膠、熱塑性彈性體、液體橡膠、芳綸、碳纖維等高強度、新型骨架材料的應用,以促進膠管膠帶產品升級換代。
三是提高工藝裝備水平,上臺階、高端化。對工藝技術和關鍵環節實施重大改造,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積極研發新技術,調整改造工藝流程,提高流程的機械化、自動化、連續性、合理性,減少操作人因素的影響,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一致性。
我國橡膠工業是在勞動密集型的模式上發展起來的。經過多年的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我國大中型制品企業工藝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目前,一方面,一些龍頭企業、先進企業,已經采用了自動化的設備和生產線,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水平較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生產設備老化,自動化程度低,甚至手工操作,人工測控,勞動密集型的、老式的生產制造還大量存在,產品質量缺乏競爭力,生產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制品行業轉型升級,要做的功課很多。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橡膠工業,提升生產自動化水平,變“制造”為“智造”,從依靠勞力向依靠智力支撐轉變,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對于加快制品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實現綠色化、高端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我國橡膠制品行業轉型升級方向,也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有效手段,是橡膠制品業未來的希望所在。
四、進一步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為行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作用 通過協會不斷改革和加強自身建設,特別是在近幾年,面對金融危機對我國橡膠行業的種種沖擊和影響,組織應對各種熱點、難點、突發事件等,使協會經受了考驗和鍛煉,增強了活力。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 “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為協會的發展明確了方向。 兩會提出,要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的作用。這次在政府職能轉變當中,其中有一條就是要把適合社會組織管理的事項,從政府部門當中剝離出來,交給社會組織。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政府職能轉變的日益深化,行業協會在經濟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將日益凸顯,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功能將更加突出,在引導規范行業發展和加強行業自律、反映企業訴求、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治理機制等方面都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制品分會秘書處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和工作水平。 以楊軍總經理為理事長的制品分會新一任理事會,肩負著團結廣大會員企業,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抓住發展機遇,共同應對挑戰,調整結構,轉型升級,促進行業發展不斷上水平、上臺階的重任。制品分會新一任理事會任重道遠,希望不負眾望。 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好工作,促進制品行業在調整、轉型、重組的過程中朝著科學健康的方向持續穩定地發展,加快推進建設世橡膠工業強國的步伐!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