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24 人氣:0 來源:admin
江汽集團遂寧分公司正式揭牌
5月6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遂寧分公司正式揭牌,首臺工程改裝車順利下線,標志著江汽集團西南基地建設項目步入快速通道。
遂寧市委書記楊洪波,四川省國資委副主任李繼郁,安徽省國資委副主任朱少春,四川省經信委總工程師徐小拭,遂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世勇等領導,以及市直機關相關部門負責人、安居區相關領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常務副總裁王志遠、副總裁戴茂方,江汽股份公司總經理項興初,副總經理佘才榮、陳志平及相關公司領導,供應商和經銷商代表共同出席儀式。
遂寧市委書記楊洪波,安徽省國資委副主任朱少春,四川省經信委總工程師徐小拭,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遂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世勇,江汽集團常務副總裁王志遠,遂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居區委書記王俊為改裝車推桿下線。
揭牌儀式上,遂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世勇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江汽集團遂寧分公司表示熱烈祝賀。趙世勇強調,江汽集團遂寧分公司揭牌暨改裝車下線儀式,標志著遂寧汽車產業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遂寧市把汽車產業作支柱產業,以大力發展整車產業和促進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為突破口,目前已初步形成集汽車整車及零配件配套于一體的產業體系。2013年底江汽集團拓展西南市場,攜手遂寧打造西南基地建設項目。項目從簽約到改裝車下線只用了不到5個月的時間,這不僅體現了江汽集團作為國內汽車企業的效率和氣概,更體現了江汽集團扎根遂寧發展的堅定信念和決心。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代表江汽集團公司對四川省和遂寧市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各界對江汽集團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項興初強調,四川省作為我國的西南重鎮,一直以來都是各大車企高度重視的市場。2013年,江汽集團提出了“做強做大商用車”的戰略要求。在此要求的指引下,江汽集團加快產業布局步伐,遂寧分公司項目的實施正是完善產業布局的重要舉措之一。自2013年12月正式簽約以來,該項目的各項工作均順利推進。
據了解,江汽集團公司西南基地建設項目已入駐遂寧安居工業集中發展區,項目由工程改裝車項目、西南倉儲配送中心項目組成。整個項目建設期為3年,其中一期計劃投資11億元。2016年底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總產值約100億元的生產能力。在經過初步適應性改造后,今年上半年已實現試投產。
在儀式結束后,雙方領導還在安居區政府多功能會議室共同見證了江汽集團配套企業入駐安居區的簽約儀式。
奇瑞捷豹路虎年底國產進口國產同渠道
經過三年準備,英國豪華車品牌捷豹路虎與中國本土品牌奇瑞開展的合資國產捷豹路虎車型的計劃,進入了準備階段,據捷豹路虎大中華區總裁高博在北京車展期間透露,到今年年底,首輛中國制造的路虎汽車將駛出其雙方在常熟建立的工廠。
品質會比“英國制造”更好
目前,捷豹路虎在華銷量已經躍居豪華品牌中第四,僅次于奧迪、寶馬和奔馳,甚至早在2012年就已經超越了“千年老四”雷克薩斯,去年銷量攀升至9.5萬輛,今年預計還將有15%~20%的增長。當然,其中貢獻很大的主要還是路虎品牌,而捷豹路虎與奇瑞的合資工廠首先實現國產化的車型同樣也是路虎。
對于消費者而言,擔心的莫過于品質能否與進口車媲美。對此捷豹路虎大中華區總裁高博信心十足,“我們能夠計劃并建造這樣一家全新的工廠,專門生產(中國制造的)路虎。如果你去參觀利物浦的路虎工廠,會發現該廠是幾十年前建好的……隨著時間推移,利物浦工廠也利用現代技術進行了設備升級,但(常熟)工廠是專門建立的。它肯定會有一些優勢。”高博在對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據悉,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位于江蘇常熟的整車制造基地將于2014年第四季度建成投產,年規劃產能為13萬輛。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項目總投資109億元人民幣,由奇瑞汽車和英國捷豹路虎汽車共同出資組建,雙方股比為50:50。捷豹路虎官方稱將通過全球采購、全球統一標準等方式來保持優質。
同時,與本土汽車制造商奇瑞合資建立的該廠,是捷豹路虎剛開始進行此類海外合作。
國產車或為路虎攬勝極光
按照國產車型年底下線的時間軸來推算,這款“中國制造”的路虎車極有可能選擇在11月的廣州車展上的亮相。而對于車型的猜測,也一直都未停過,其中路虎攬勝極光的呼聲大。這款路虎旗下很漂亮、同樣也在中國市場暢銷的車型,自然有可能成為捷豹路虎在中國試水國產車的車型。
極光基于LR-MS平臺(源自福特的EUCD平臺)打造,搭載的也是福特的2.0T EcoBoost渦輪增壓發動機,大功率177kW(241PS)/5500rpm、峰值扭矩340Nm/1750rpm。據悉,未來國產極光將搭載奇瑞路虎捷豹合資生產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以求進一步降低成本。據業內人士估算,國產極光的價格或下探至40萬元以內。
此外,根據政府要求,汽車業合資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能超過50%,并要求中外合資汽車生產商開發中國品牌,比如通用汽車旗下的寶駿,以及寶馬在華合資企業研發的電動汽車之諾等。捷豹路虎也不例外,高博稱,捷豹路虎的這一新品牌也在準備之中。“開發一款中國品牌的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將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高博對媒體如是說。
進口車和國產車“同一個渠道”
根據2013年下半年奇瑞和捷豹路虎所達成的營銷整合計劃,未來國產車和進口車都將在一個網絡里進行銷售。也就是說,捷豹路虎新經銷商的加入,必須得到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共同批準或授權。從這個方案出發,捷豹路虎中國計劃在內部成立一個整合營銷部門,負責捷豹路虎進口車和國產車的市場、銷售和售后服務工作。奇瑞捷豹路虎市場等部門也將搬入捷豹路虎(中國)辦公區,與相關聯的部門聯合辦公。
目前,渠道整合的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據介紹,捷豹路虎目前在全中國有240家左右經銷商,其中137家已經投入運營。到2015年,路虎將建成約250家經銷商。另外,捷豹路虎還建立了北京、上海等5個零備件配送中心,還有3個港口和體驗中心,以達到輔助銷售的目的。而在渠道鋪設的方向上,目前一二級城市已經基本覆蓋,今明兩年主要是將著重開辟南部、西部地區以及三、四線城市。
奇瑞十年來盈利第三季度瞄準合資車
自主品牌整體下降卻沒有擋住奇瑞盈利的腳步。日前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向記者證實,奇瑞上月已實現了主營業務的盈利。他也不用眉頭緊縮,再依靠安眠藥來幫助睡眠。
曾經是自主品牌老大的奇瑞汽車,因為之前走了一段彎路,致使近年來銷量持續下滑,而利潤也長期處于虧損之中。雖然今年一季度奇瑞的銷量仍在下降,但尹同躍卻難掩喜悅之情,“奇瑞一季度的主要任務是消化庫存,實際上奇瑞的實銷數量遠高于批發數。”
與此同時,代表奇瑞轉型的二代產品,已經在奇瑞的產品結構中發揮了作用,奇瑞一季度單車價格實現了7.7萬元,而今年奇瑞實現主營業務盈利的可能性很大。
自主品牌一直在摸索中成長,實現盈利也讓尹同躍越來越堅信之前實行的轉型路線是正確的,奇瑞要重現昔日輝煌,再也不能走低質低價的路線,也不能單純地為提升品牌而推出高價產品,高價產品被消費者接受必須建立在高質基礎上。
2017年三代車瞄準合資
從艾瑞澤7開始的奇瑞第二代車型正式實現了產品正向開發,正在籌劃中的第三代產品,尹同躍想跟合資品牌對標。
“第三代產品我們是瞄準一部分合資品牌去的。”奇瑞總經理助理銷售公司總經理黃華瓊也向記者證實。并且,不是與現有的合資產品對比,而是對標未來的合資車型,奇瑞將隨著第三代車型上市而正式加入競爭行列。
按計劃,奇瑞第三代車型的新車將于2017年上市,奇瑞產品將達到全新高度。目前,奇瑞的第三代產品正由去年年初加盟奇瑞的前保時捷設計師Hakan Saracoglu帶領奇瑞上海研發中心團隊研發中,Hakan Saracoglu目前的職位是奇瑞上海設計中心董事。
與幾年前拍著腦袋造車不同,奇瑞第三代產品經過充分的市場準備。奇瑞專門請羅蘭貝格對2017年的市場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與現在相比,2017年中國整體市場格局都將發生變化,隨之而來的是需求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影響到車市,將是同級產品的升級。
如同樣是入門級車型中國市場的入門級車型和英國的入門級車型就有顯著區別,現代的產品在英國市場不過是入門級車型。而在2017年,中國市場的入門級車型也比現在的級別更高,價格也更高。
如目前國內市場的入門級車型是A00級車型,以QQ為例,到了2017年,可能入門級車型就上升到A0級車型。一個可能是A00級車型自動淘汰,還有個可能,即便仍然有A00級別車型,但單價也從現在的2萬多起提升到5萬多起。
這意味著,奇瑞如果不盡快實現產品的升級,未來可能仍然只能停留在入門級甚至連入門級都夠不著的地位。而如果順應潮流推出符合當時市場需求的產品,產品也就自然實現了升級。
黎明前的黑暗
以產品品質提升來提升企業品牌,是奇瑞兩年多前二次轉型的重要決定,也是奇瑞3月份能實現主營業務盈利的重要決定因素。
從銷量數據上看,奇瑞今年一季度銷量僅實現6萬輛,與去年同期的9萬輛相差甚遠,但實際上,這是奇瑞為了輕裝上陣而消化庫存。
尹同躍將一季度定為調整期。雖然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繼續唱衰,但尹同躍并不認為自主品牌在走下坡路。“這是自主品牌的末次低谷期,自主品牌都已找到了未來發展的道路,但還需要時間去消化。”尹同躍認為。所以,一季度雖然銷量不佳,但尹同躍認為不需要對此反應過度,認為自主品牌快完蛋了。那是因為,國內的自主品牌企業都不約而同進入調整階段,這是調整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反觀五年前的長城,八年前的現代起亞,20年前的大眾,都曾經歷過歷史的低潮。
而黃華瓊也給了記者這樣一組數據,雖然奇瑞從銷量上看在下降,但去年七月份以來,奇瑞的市場份額在穩步上升,市占率從去年的1.7%提升到今年2月份的2.1%。
今年一季度,奇瑞的單車銷售價格突破7萬元,奇瑞改變了此前以QQ為等低端車為主的銷售局面,僅瑞虎5、E3和艾瑞澤七在內的二代車型就占了總銷量68%。正是因為產品結構的調整,使奇瑞實現了主營業務的盈利。
以二代車型瑞虎5為例,3月份瑞虎的訂單超過9000輛,不過奇瑞只生產了6500輛。經歷了前期的“大躍進”奇瑞對上市的每一款車謹慎又謹慎,寧愿完不成銷量,也要保證每一款車的品質。奇瑞還專門設立“品質持續提升”小組,全產品生命周期伴隨,監控、檢測品質,提出提升解決方案,并督導品質提升實現。
“奇瑞的這次變革,必須是一次痛徹靈魂的改變,明確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后,一定要朝著這個目標走下去。”尹同躍在內部大會上不止一次這么表示。
奇瑞的變革之路并不輕松,因為之前的急功近利,為變革中的奇瑞增加了很多煩惱。從羅蘭貝格調查報告的打分來看,作為曾經自主品牌老大的奇瑞汽車與合資品牌相比,在知名度、認知度上差距并不大,由于前期美譽度較差,在轉化為購買行為時,分數就掉了下去。這導致知道奇瑞的人越多,不買的比例也越高。而一部分的消費者,甚至因為前期奇瑞品質差,對奇瑞持全盤否定態度。既然奇瑞要直面品牌的競爭,就必須在堅持轉型的同時,一邊還要為之前的錯誤補課。
在經銷商網絡渠道,奇瑞也在痛下決心改革。在聘請了原一汽豐田常務副總經理王法長作為顧問后,王法長為奇瑞度身訂制了一整套全新的經銷商管理標準,奇瑞將按照全新標準對經銷商進行考核,經銷商如果考核不通過將被淘汰,奇瑞今年將砍掉60-70家經銷商,目的是提高服務品質,推動經銷商網絡的盈利能力。